校务公开

上海市青浦区思源小学深化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25-09-05 09:00:00   来源:思源小学   

上海市青浦区思源小学深化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为全面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全国教育大会、上海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深化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现就上海市青浦区思源小学深化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二、工作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严格落实学生每日在校综合体育活动达2小时,助力学生身体素质稳步提升。有效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降低近视率与肥胖率,推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忱,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借助丰富多元的体育活动,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三、组织架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王慧

副组长:顾春花、郁颖、杨禧

职责:负责组织领导“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的指导、检查和评比工作,保证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二)工作小组

组长:李佳

成员:体育组教师、各班班主任、配班教师

职责:负责“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的具体实施,包括拟定方案、组织训练等。

四、工作任务

(一)保障运动时长

1.体育课时安排(35分钟)

体育与健康课:每1节,每节35分钟。体育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授课。

2.30分钟大课间活动安排(30分钟)

夏令时8:20-8:50、冬令时9:45-10:15。活动形式多样,内容的安排根据学校实际以及季节、气候的情况确定。日常为广播操(希望风帆)和室外游戏,雨天进行韵律操和室内游戏,冬季开展象征性长跑。

3.眼操、室内操(15分钟)

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保障学生学习活动时对视力保护。下午14:30-14:35为全校室内韵律操--“你笑起来真好看”。

4.每天不少于40分钟的体育锻炼活动安排(40分钟)

一、二年级周一至周四14:35—15:15和周五14:50—15:30,三至五年级每天15:30—16:10为新增体育活动时间。学生可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在教学楼间、篮球场、操场、体育馆等场地开展篮球、长绳、阳光伙伴(两人三足)、短绳、踢毽子、拍毽子、滚铁环、跳格子、体育游戏等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40分钟的自主体育锻炼活动。

5.午间体育活动安排(30分钟机动)

学生可以利用12:15--12:45充分利用学校的运动空间和体育场地进行体育锻炼活动。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期间一二层学生可到楼间的地面活动区域或篮球场进行民间体育和益智体育等活动,三四层学生可在教室内开展视频交互体能游戏或到指定地点使用AI智慧体育设备(运动镜)进行运动。

(二)丰富项目设置

1.体育课程中的运动项目设置

一年级开展游戏化活动,以基本运动技能学练为主;二年级设置小篮球、小足球课程;三、四、五年级进行篮球、足球大单元教学。

2.体育社团、兴趣小组、课后服务及学校提供的其他课内外的运动项目设置

体育社团:每周两次,时间为课后服务时间段16:30-17:30。开展足球、篮球、田径、长绳、花球啦啦操、羽毛球、阳光伙伴跑、武术操、板球、花样跳绳等体育类社团。

兴趣小组:每周一次兴趣课,开设棋乐无穷、篮球女将、灌篮高手、民传体育、花样跳绳、两人三足快乐跑等体育类兴趣课程。

(三)开展赛事活动

1.学生运动会安排

每学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的春季运动会,设置50米快速跑、200米跑、4×20米往返跑、立定跳远、跳远、跳高、沙包掷远、双手前掷实心球、4/6×50米迎面接力、拔河等比赛项目;一次全校性的冬季趣味运动会,赛事通过丰富多元的项目设计,既展现了传统体育的竞技魅力,又融入了趣味合作的创新元素,全面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2.“乐动比赛日”安排

“乐动比赛日”每月赛事安排表

序号

月份

体育节主题

1

9月

体育节开幕

室内游戏创编评比

2

10月

体质测试竞赛

3

11月

广播操评比

4

12月

象征性长跑

5

1月

冬季趣味运动会

6

2-3月

室外游戏创编评比

7

4月

拔河比赛

8

5月

春季运动会

9

6月

体育节闭幕暨颁奖典礼

3.学校体育赛事“荣誉墙”“纪录榜”等荣誉体系建设

设立校园体育赛事思源体育荣誉墙”、“思源田径成绩纪录榜”,在“智慧星”评选中表彰“思源运动之星”等。

4.学校体育赛事活动向社区、家长开放机制

广播操评比邀请家长志愿者担任裁判;春季运动会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班级管理,决赛班级个别家长参与拔河比赛。

5.双休日、寒暑假或其他时间等开展的体育训练营等其他学校体育赛事活动

双休日及寒暑假组织羽毛球队训练,由开设本课程的老师负责。

场地设施保障

1.学校体育基础场馆信息

学校有200米塑胶跑道、1块足球场、2块室外篮球场、1个体质测试室、1个武术训练区以及1个配备电子屏的专业室内球类馆,活动区域面积达11520平方米。

2.学校场地建设完善工作方案

室外篮球场增设可升降篮球架,操场配有移动式足球门,实现"一场多用";跑道周边设置单杠等设施。

3.利用学生身边的“角角落落”打造的“微操场”“微球场”等小型运动场域、小型健身运动设备

教学楼间的活动区域画有立定跳远、跳格子等地面标识。

4.数智化设备配备情况

体育馆配备1块大屏幕、1块交互互动屏,4个AI智慧体育设备(运动镜)。

5.与学校附近体校、公共体育场馆等的共享机制

应社会学校向社区居民对外开放的要求,学校根据安排将对外开放。

(五)师资队伍配备

1.学校基础体育师资配备情况

学校现有在编体育教师11名,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4人,一级教师2人,区骨干教师1名、区教坛新秀1名。教师团队经验丰富、专业扎实,年龄结构合理,可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需求。

2.学科教师“一岗多能”指导体育社团或兴趣小组活动、组织体育锻炼及赛事活动等

体育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外,承担多项体育活动指导任务,人人承担体育类兴趣课和体育社团指导,组织全校各项体育活动及比赛,带领学校各运动队参与市区级阳光体育大联赛赛事。

3.体育教师绩效考评机制;

优化体育教师绩效考评,将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训练竞赛、体质测试上报、安全保障等纳入绩效评价。

4.校内体育教师分类培训开展情况;

通过备课优化、实践打磨、评课反思等环节,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0-3年职初期教师评比和3年以上非职初期教师评比,持续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六)实施干预指导

1.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开展安排与结果反馈机制

每年9-11月,分班级开展全员测试,涵盖身高、体重等必测项目,由体育教师与班主任协同保障数据准确,整理数据生成《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作为学校体育工作改进依据。

2.体质健康全过程管理办法与对体质健康水平处于良好以下学生的指导方案

“普通”类(达标未优良)类强化家庭督促;“薄弱”类(1项不达标)由学生体育骨干“1对1”结对,每周增设2次针对性训练;“高危”类(2项以上不合格)实施教师定制打卡计划,家校社协同监督。

3.通过配置运动手环等方式,以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的体育活动常态化监测机制;

按市、区部署配置运动手环,实时采集运动数据同步至平台,根据运动手环数据分析学生体育活动情况,动态调整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

4.对优秀体育苗子的跟踪培养

在体育课和校内体育比赛中发掘优秀体育苗子,经家校沟通后纳入校队社团,由体育教师在课后服务时段专项培养。特别优秀苗子,取得一定成绩后进行体育人才输送至上一级培养单位(区队、市队)。

(七)强化安全保障

1.教师运动安全培训

全体教师均参与青浦区红十字协会急救培训,体育教师同步开展运动安全专题讲座,提升全员安全防护能力。

2.学生运动安全教育工作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及健康教育课,普及运动防护常识与应急程序,提升风险预判和自护意识。每学期开展安全教育周、每月召开主题班队会,通过讲座、演练等强化安全意识与急救技能。

3.学校AED配备情况

在门卫室门口配备专业AED设备,保障应急使用。体育教师、班主任等重点岗位人员全员完成AED培训,持证上岗率100%。

4.学校运动伤害快速响应机制

组织成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领导小组;任何在校园内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均要求以“思源小学意外伤害处置方案”进行处理,情况较为严重时上报教育局相关部门;发现学生伤害事故发生时,采取恰当措施,由校医对伤势情况进行分析与处理。并对受伤原因进行简单询问,由学生德育(学生工作处)老师进行详细调查。必要时须保留现场;学校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及保险公司报告,必要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5.定点医院运动伤害救治绿色通道

与青浦区中山医院搭建运动伤害救治绿色通道,确保意外伤害第一时间紧急救治。

6.学生运动意外伤害专项保险配置情况

学校为全体学生代为办理上海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中国太平洋学生平安保险、上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项保险,追加公众责任险(场地险)保障学生权益。

五、工作监督

监督电话:思源小学59885218

          青浦教育局69713937

 

上海市青浦区思源小学

2025年8月

分享到: